為師資培育生提供完整的教育哲學知識與教師檢定考試準備資源
探索客觀知識與自然律的教育思想,了解從亞里斯多德到現代科學教育的理論脈絡
實在主義教育哲學源於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思想,主張客觀世界是真實存在的,人類可以通過感官知覺和理性思考認識這個世界。實在主義認為知識來源於對客觀實在的認識,強調經驗觀察、理性分析和對自然規律的探索。
實在主義教育哲學的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:
實在主義教育思想對西方教育體系的建立有著深遠影響,特別是在科學教育、專業教育和課程設計方面。在台灣教育中,實在主義的影響體現在科學教育、知識系統化和學科分類等方面。
古希臘哲學家,實在主義教育哲學的奠基者。亞里斯多德強調經驗觀察和邏輯思考,主張通過感官經驗和理性分析認識世界。他建立了系統的知識分類體系,涵蓋物理學、生物學、倫理學、政治學等多個領域。
中世紀神學家和哲學家,經院哲學代表人物。阿奎那將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與基督教神學相結合,主張信仰與理性、啟示與自然知識的和諧統一。他認為教育既要培養信仰,也要發展理性認識能力。
捷克教育家,被譽為「現代教育之父」。夸美紐斯融合了實在主義教育思想,提出「泛智教育」理念,主張教育應遵循自然發展規律,強調直觀教學法和系統化的知識傳授。他是第一位系統闡述教育學原理的教育家。
實在主義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,掌握自然和社會規律,培養理性思考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教育應該使個體發展符合其自然本性,培養完整的人格和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。
實在主義教育強調以下內容:
實在主義教育採用的主要方法包括:
在台灣教育中,實在主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民教育階段的學科課程設計、自然科學教育的重視、標準化考試系統,以及技職教育的發展等方面。108課綱中強調的核心素養,包含知識面向的學習內容,也部分反映了實在主義的教育理念。
比較面向 | 實在主義 | 理想主義 | 實用主義 |
---|---|---|---|
知識來源 | 客觀實在、感官經驗與理性 | 理念世界、先驗知識 | 經驗與實踐、問題解決 |
教育目的 | 認識客觀世界,掌握規律 | 發展理性和精神,認識真理 |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,適應社會 |
教師角色 | 知識傳授者、引導者 | 知識權威、道德榜樣 | 學習促進者、問題設計者 |
課程重點 | 自然科學、邏輯數學、系統知識 | 人文學科、經典著作 | 實用課程、生活相關問題 |
教學方法 | 直觀教學、示範、實驗、觀察 | 蘇格拉底問答法、講述 | 做中學、專題學習、問題解決 |
學生地位 | 知識接受者與探索者 | 潛能發展者 | 主動建構者 |
110年教師檢定考題:捷克教育家康米紐斯(J. A. Comenius)強調文字的學習不能僅仰賴書本,必須配合實物或圖片來教授。他的教育理念符合下列哪一種學說?(A)理性主義(Rationalism) (B)經驗主義(Empiricism) (C)永恆主義(Perennialism) (D)批判理論(Critical Theory)。(答案:B)
109年教師檢定考題:南宋的朱熹曾說:「為學之道,莫先於窮理。窮理之要,必在於讀書。欲窮天下之理,而不即經訓史冊以求之,則是正牆面而立爾。此窮理必在於讀書也。」這段話類似於下列何種教育理念? (A)實用主義教育 (B)學科本位教育 (C)經典博雅教育 (D)兒童本位教育。(答案:B)
103年教師檢定考題:在選擇上課使用的教材時,林老師秉持「當一個信念或命題在生活世界中可以成功地解決問題或得利,即為真」的立論。試問此種立論較切近於何種學說?(A)圖像說(the figurative theory of truth) (B)一致說(the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) (C)實效說(the 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) (D)符應說(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)。(答案:C)